当前位置:首页 > 科技信息 > 新技术 > 中国留美科学家再创佳绩 首创二硼化镁超导薄膜材料

中国留美科学家再创佳绩 首创二硼化镁超导薄膜材料

  • 发布人:管理员
  • 发布时间:2011-12-07
  • 浏览量:1702
【字体:
  近日,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中国物理学家郗小星,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制成大电流二硼化镁超导薄膜材料。
  在这以前,由于二硼化镁材料易碎,很多人欲将其制成薄膜都未成功。自两年前日本科学家发现二硼化镁在37K温度下有超导性以来,二硼化镁已成为超导材料领域中的一颗新星。
  郗小星博士和其同事将在9月3日出版的《自然材料》杂志上发表他们的新发明。该期刊称:“这是二硼化镁超导材料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一步。”超导先驱、美国科学院院士罗威尔在评论该项成果时说:“尽管二硼化镁超导临界温度为37K左右,但二硼化镁实际工作温度为20K至25K,对于由小型、高效和相当便宜的低温冷却剂冷却的超导器件来说,20K温度是十分吸引人的温度。”
  郗小星副教授介绍说,他们是采用新的混合型物理-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出单晶外延薄膜,这种原位法制造的超导材料比较适合造器件,而用传统后退火法所制材料不适合造器件。他们的成果接近于最好的块状超导材料,且工艺简单。他们用二硼化镁制成的高质量薄膜材料不仅拥有平坦的表面,而且薄膜可载送1000万安培/平方厘米的大电流。
  在回答记者有关新材料工艺离工业化阶段有多远的问题时,郗副教授说:“我们主要的目的是造器件,造微波器件。我们开发的新工艺将会很快用于新型微波器件制造,应该说离工业化阶段不远了。”
  郗小星于1987年获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。1989年后曾先后在美国罗杰斯大学及马里兰大学工作,后于1995年进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物理系。

相关文章